第154章 文元党
六皇子行礼告退,心中嗤笑。
大齐的太子殿下……
太子一诺千金和太子从不许人诺言并不冲突。
连这样的场面话都不屑于说。
真冷漠。
地上的纸灰散乱几点,祁元祚揣着手沉思。
不知是否四皇子口供的刺激太大,齐帝近几年疑神疑鬼。
一件事,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,着重点也不同。
同样是太子妃与三皇子私通,大皇子认为是太子妃不知廉耻,三皇子手段下作,两人狼狈为奸勾搭成双。
老五认为是太子妃心有苦衷,三皇子口蜜腹剑,前者被后者明胁暗惑。
老四则是不感兴趣两人为什么私通,反正他们厮混在一起了。
让老四这种人去揣摩人出于那种情感做某件事,是为难他了。
所以祁元祚偏向于四皇子的口供是平铺直叙,最多在他的那部分带点儿感情色彩,说他心狠手辣,凉薄冷漠,挑拨一下他与父皇的关系,说父皇是被他气死的。
祁元祚自六年前从景德园回来就分析过四皇子会供出怎样的口供,这条信息很重要,可以帮助他把控父皇的情绪变化过程。
最后圈定了齐帝会重点审问的内容:太子废立、太子造反、太子死亡。
那夜祁元祚端着长寿面去明德殿,已经做好父皇会态度大变的准备,甚至将那天当作为齐帝贺的最后一个生辰。
但是那年之后,他们又如此过了六年。
齐帝除了在朝堂上多疑些,其他如常。
父皇是否知道司马家的事?
若是知道不该六年没有动作,不知道也不太合理。
何为帝心若渊。
这便是帝心若渊。
祁元祚轻叹一声。
其实他也不太在意齐帝的反应,反正无论父皇怎么反应,都不妨碍他的脚步。
他做事只享受过程,不强制结果。
他思考太久,88忍不住小声问
“宿主?咱们去调查名单上的人吗?”
“司马家都把屎拉在你面前了,你不给他一耳刮子?”
祁元祚问它:“你想怎么给他耳刮子?”
88:“当然是调查名单上的人!抓住他的小辫子!办了他!”
祁元祚笑它天真:“如果名单上的人没问题呢?”
88:“怎么可能?”
“江南探子和六皇子都收到了这份名单!就算他是故意的,咱们也能……能”
88能了半天也想不出个形容词。
祁元祚补充道:“将计就计。”
88:“对对对,将计就计!”
祁元祚赞它开智,还知道将计就计,不等88骄傲,祁元祚话音一转
“直钩钓鱼,也就王八才追着钩咬,你是王八吗?”
88:“……”
祁元祚呵呵两声:“巧了,孤讨厌王八,更不想当王八。”
“孤查阅今年春闱举子的来源地,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。”
“大齐208郡,一万五千名考生,苏州所属会稽郡占了一千人。”
“这个数量,真恐怖啊。”
大眼一瞧不觉得有什么,不就一千人吗,但是平均下来,一个郡才六七十个考生,最多的撑死几百。
这一对比,是不是很恐怖了。
大齐自科举以来的录取人数最多是五百人。
今年朝堂计划只录三百人。
祁元祚透过湖泊表面,看到了深处的漩涡,司马徽用几个廉价的饵就想诱他露头,看不起谁呢。
“孤等放榜。”
名单三人
长安城东面,有大齐最大的科举考场,面积约30万平方米。
在春闱开始前的一月,负责督造、监察、警卫等职责的官员会对考场进行维护、打扫,布置军队巡逻,安排考官休息场等。
春闱分为三场,每场三天,一共九天,也就是说,考试的举子要在约莫一平方的漏风考舍里住九天。
每次考试都是对举子身体和心理的巨大考验。
由于煤球的诞生,这届举子比他们的前辈要好过许多,至少可以喝口热水,吃口热饭,有炉火取暖。
考场的巡逻和警卫是苏长淮负责。
考生入场要过三道关卡。
第一关是检查吃食。
第二关查笔墨纸砚。
第三关是脱光了检查身体和衣服。
这三步几乎杜绝了有人作弊的可能性。
过了这三关后,正式开始考试时,会有上百名监试官在考场巡逻。
太子作为主考官,要坐镇考场,处理突发性事情。
比如作弊、晕厥、有考生受不住压力发疯等。
随着考试时间越来越近,在考前七天,祁元祚入考场检查布置。
低调的车驾滚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