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7章 文元党
敢?!!!”
“你凭什么?!凭你是太子?!凭你才13岁?!凭你祁连山的虚名?!还是凭你交深言浅,你欺瞒朕?!!”
齐帝吼的破了音,满脸涨红,唾沫横飞。
他为什么这么气?
当真以为他是个糊涂蛋不清楚太子的谋算?!
他再傻也是个皇帝!
他就不明白了,这吃力不讨好的事,别人都不要,他怎么就硬赶着!
他还以为太子算计这算计那想干什么,他哪怕夺了龙椅都比这么没出息的强!
他是太子做腻了他想找死啊!
祁元祚料到他会生气。
从出生,他第一次跪下:“父皇,儿臣请命。”
“儿臣定会让父皇满意。”
齐帝如鲠在喉。
太尉眼珠一转:“陛下!臣以为,太子是最佳人选。”
“此案交给太子,既能威慑又能服众,太子乃不二人选。”
太子才13岁,他服个屁的众,尹太尉此举只是想让江南一帮老狐狸挫一挫太子锋芒,这样捅破天的案子,太子怎么办都讨不到好处的,五皇子已经长成……
尹太尉不断计算着。
齐帝不予理会,他只问
“你当真想接?”
祁元祚:“儿臣请命。”
主动权即将到手,他怎可能会后退。
齐帝吼道:“那你就接!”
祁元祚:“是!”
齐帝两眼一黑,咬破了舌头把血往肚子里咽,逆子!!!
玉林书院
齐帝被气的不见太子,祁元祚脸皮厚,他讨的主动权是对江南所有事物的处置权,如六年前祁连山赌约般大的权利。
太子本就有代皇帝监国的权利,只是这个权利需要皇帝过渡,且看过渡多少。
六年里齐帝对太子无有不应,众臣都看在眼里,齐帝一离开,祁元祚自发的走上齐帝的位置……的下一阶。
祁元祚狂的有分寸,他暂时不想激化和齐帝的内部矛盾。
“玉林学院学子冒籍一事需要彻查。”
大齐有两种冒籍方式,一是这次的北方学子被南方士族收揽到江南,改籍贯为苏州人士,拜入玉林院。
第二种,大齐南北举子实力不对等,为了平衡,北方乡试录取条件比南方宽松,有一部分南方学子会冒籍为北方人参加乡试考举人,考完了举人再改回去。
上有政策下有对策,冒籍一事对不同内部门道的人来说很是难办,可若有内部人操作,也不难办。
说来说去,还是官府有漏洞。
之前大齐没有严抓此事,如今玉林院已成气候,再留着它肆意妄为收揽人才非祁元祚作风。
“劳诸位大人拟一份旨。”
“玉林院中凡有改籍者,罚金记过,三年内不许科考,官府不予分地。”
“玉林院之外还有诸多冒籍士子,若纵容此事日后势必会导致朝堂成为一方人的一言堂,不利江山社稷,有劳诸位大人对此议出详细章程来,上呈陛下,由陛下决策。”
“狱中崔刺史、崔郡守、都尉、以及牵涉江南贪污、受贿、买官、盗国库、垄断化肥、私收赋税等种种罪行中的官员尽快定罪,证据链务必完整。”
“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抓捕归案的,也请一一整理出来,孤明日留要。”
“此案牵涉重大劳诸位大人辛苦。”
众臣纷纷道:“岂敢岂敢。”
祁元祚把所有事交代下去,等着下面的向他递交成果。
齐帝撂挑子不干了,玉玺都送来了,摆明了你觉得行就行。
这番动作看的尹太尉几人眼皮子直跳,太子才十三岁啊!再怎么稳重成熟也刚刚站上朝堂,这是做甩手掌柜的时候吗?!
圣旨是尹太尉几人商量着拟得,先定了玉林院冒籍一事,通篇言论与祁元祚的意思大差不差。
罚金记过、三年内不许科考,不予土地。
御史大夫心有忧虑,上谏道
“殿下,玉林院中有四百北方士子被人拉拢而来,臣查到他们原籍已被核销,老家的田宅皆贩卖,现在自身乃至亲人的吃穿住行都仰仗着背后人的资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