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(基建) 第67 山桃绒绒
红薯菜谱,有兴趣的可以购买。”
石金推开门,看到门口穿着同一服饰的小孩们还愣了一下。
对啊,原本庄园里的孩子都长大了,前几日还看到其中两人护卫在县主身旁,这已是新的孩子了。
石金推开门,问:“七日后在哪里可以买到这个黎县月报呢?”
宣传的孩子回:“我们会在大街小巷售卖,到时候听我们吆喝就好啦。”
石金一家是林肆的脑残粉,这报纸说什么也是要买的。
康竹青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,“从前只觉得吃饱穿暖都成问题,现在识了字,总觉得要读些什么才好呢,”
等过了七日后,当天在大街上买报纸的人非常多。
大多都是为了林肆和梁年买的。谁是真心为了百姓好,百姓都看在眼里。
五更天们化身报童,一份报纸一文钱,一个人只能买一份。
孩子们还是第一次接到任务,没成想黎县的百姓会如此热情。
大清早的,他们刚揣上报纸,就遇到等待多时的百姓。
虽说是排队购买,但也是挤的够呛。
康竹青好不容易去抢到一份,正准备往家走呢,就瞧见她那胡人邻居徐蓓对她笑的灿烂,“康娘子,要不要一起看报纸,正好互相探讨?”
康竹青、石土以及徐蓓,徐泰四人就围坐在石家院子的小桌子上,开始阅读这份黎县月报。
首先占据版头的就是大宸近况。
康竹青看的心惊,上面写了县主手底下的人去出差时看到的百姓悲惨场景。
石头看完,幽幽叹息:“这外头的日子竟已成这样了?”
徐蓓和徐泰原本是胡人,他们本以为中原的日子定是比胡人好过,可看到这报纸上写的,才发现,在寒冷的天气下,不管是放牧的胡人,还是农耕的汉人,遭遇都是一样的。
有些过于沉痛,四人又往下看去。
下一篇是梁年写的黎县实事,里面是一些最近要在黎县实施的政策,如作坊即将扩招,升学考试就在眼前等等。
康竹青指了指菜谱,“这里写了菜谱呢,还说红薯吃太多容易烧心。”
石土看了看,“没成想这土豆和红薯还有这么多花样,明日,不!待会我就试试,我看完就去买菜。”
最后是一篇拾金不昧的趣味小故事。
康竹青看完以后意犹未尽,“这,这就没有了!我还未看够呢。”
徐蓓和徐泰这是从夜校毕业以后第一次阅读,毫无疑问是一次新奇的体验,“没想到这就是读书的感觉。”
徐蓓探口气,“下次再看,就要下个月了,真久。”
这条巷子去读了夜校的人不在少数,不过一会,就能听到讨论报纸内容的声音。
诸如,“这其他地方的百姓真是惨,我都不忍心看下去了。”
“这作坊要扩招呢!”
“升学考试多重要啊,你还在这玩什么,还不快去看书!”
“这报纸真是好看,下个月我还要买来看!”
在南双和南乔的魔鬼折磨下, 部曲队伍总算有点精锐的样子,上次剿匪只去了三十多个人,剩下的人闹着要雨露均沾, 才有了后面的几次剿匪。
通过剿匪, 他们也获得相当多的实战经验。
每当他们坚持不下去的时候,南双南乔只需要一句,“你们就不想保护自己的家人吗。”
家人, 对, 他们参加部曲队伍的原因就是为了保护黎县,保护自己的家人。
想想家人,为了家人能过上这样安稳幸福的日子, 再苦也能咬牙坚持下去。
但林肆还是觉得不稳固。
因为部曲队伍没有马,就算步兵再精锐, 骑马作战和不骑马作战简直是两回事。
中原失去西北牧场从大宸初期就已开始,西北牧场则是被南诏和西平占据。
就算在津南路设了马场,但规模小,效率低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