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113章  长青长白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他再三询问,谢真若有所思地睁开了眼,看了眼窗上李奉渊的身影。

他立在车外,似在等谢真回答。

谢真看向车中帷帽,稍加思索后,改口道:“也好,那便透透气吧。”

谢真戴上帷帽,遮住面容,侍女打开车门,扶她下车,压低声音道:“娘娘,随奴婢来。”

这侍女是临行前祈伯璟送来她身边的,谢真隔着帽纱看了眼一旁的李奉渊,李奉渊以眼神示意,谢真明了,跟随侍女沿小路往林中深处去。

众将士只当谢真要去远处方便,并未多想。

片刻后,李奉渊朝另一个方向绕路而行,在山间一隐秘处与谢真汇合。

谢真见他前来,问道:“将军这是?”

李奉渊道:“人人都知娘娘要前往道观为皇上祈福,若宫中有变,道观并不安全。殿下让微臣送娘娘下山。”

李奉渊说罢,忽然以口作哨,从喉咙里发出三声短促的鸟鸣。

啼如春莺,逼真不已,似鸟伴身侧。

春莺声落,前方密树后忽然传来几声窸窣声响,而后从中钻出一名牵着两匹骏马的女子。

那女子穿着与谢真一模一样的衣裳,身形步态都与谢真极为相似。

她牵马上前,向面露讶异的谢真与面容平静的李奉渊行了一礼,而后从马背取下一包袱,将其中两件披风和两张面纱各自递给谢真和李奉渊:“娘娘,将军,请换上。”

说话时,竟连嗓音都与谢真无比相似。

到此时,谢真已大概明白祈伯璟和李奉渊的打算。她没有多问,取下帷帽递给那女子,覆上面纱,系上披风遮住一身锦衣。

那女子戴上帷帽遮住面容,看起来已和方才的谢真一般无二。

侍女搀扶着她走向回路,等二人离开,谢真问李奉渊:“李将军,接下来是何打算?”

李奉渊将一匹马牵给谢真,道:“队伍继续上山,微臣护送您前往城中太子殿下的一处别院。”

谢真问:“之后呢?”

李奉渊道:“见机行事。”

谢真早年习武,善马术,她跟随李奉渊骑马沿崎岖小路下山,二人于苍茫暮色里混在人群中回了别院。

别院由周荣带兵把守。李奉渊刚进门,外面便下起雨来,还没喝上一口茶,周荣又火急火燎找了过来。

他朝谢真行过礼,正色道:“将军,出事了。”

李奉渊少见他如此肃容,眉心不由得微微一蹙:“何事?”

周荣快速道:“守在侯府和杨府外的眼线来报,李小姐和杨小姐还有抚安公主,半个时辰前皆被请入宫了。”

李奉渊闻言脸色倏变,问道:“谁带走的人?”

他走时三番两次叮嘱过李姝菀,若非必要,她必然不会贸然入宫。

周荣看了眼谢真,欲言又止,似担心接下来的话冒犯皇室。

谢真看出他迟疑,开口道:“无妨,将军直言便是。”

周荣这才回答李奉渊的话:“说是皇上和太后的意。”

谢真闻言,直接道:“皇上病重,连我去元极宫都被姜锦阻拦在外,没理由他会在此刻召见官家小姐。”

谢真对宫中情况最熟悉不过,她顿了顿,思忖着道:“皇上宠幸姜锦,太后又素来与姜锦同谋。请二位小姐入宫和祈宁入宫,多半是姜锦的意思。”

周荣闻言,心头一震:“那姜贵妃岂非假传圣旨?”

假传圣旨是诛全族的死罪,姜锦不会不知。她敢走这一步险棋,必有赢局的把握。

谢真看着李奉渊目中惊忧之色,提醒道:“李将军,这是计,姜锦这是为了引你入局。”

李奉渊如何不知,可有些局不得不入。

他握紧剑柄,向谢真行礼道:“别院重兵把守,娘娘在此处可安稳无虞,微臣先行告退。”

谢真起身叫住他:“李将军!”

李奉渊止步,回头看去:“娘娘还有何吩咐?”

谢真道:“宫中除由皇上亲辖的北衙禁军外,南亚诸军皆是祈铮的人,你统兵有限,一半上了山,一半留在别院,你贸然只身前往,不过以肉餧虎,不如从长计议。”

门外雨声渐密,李奉渊拱手道:“多谢娘娘提醒。”

说罢他未再停留,转身步入雨中,阔步消失在阴雨绵绵的暮色里。

谢真见他意决不改,长叹一口气,徐徐坐下。

周荣望着李奉渊远去的方向,安慰道:“娘娘放心,为将者,手底下再不济,也能挤出来三百兵。”

争执

争执

夜幕深深,元极宫外,宫道两旁禁军沉默伫立。

宫灯映照着禁军手中剑戟,于雨夜下散发出森森寒光。

李姝菀和杨惊春被宦官领着穿过静寂无声的空阔宫道,近至殿门,听见殿中隐隐传出祈宁与姜锦的话声。

声音时高时低,似在争论,

王培持拂尘立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